初中生物学习 - 让您轻松地学习生物!

初中生物学习

其它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趣味生物 > 其它

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——揭开生物遗传的奥秘(2)

时间:2022-10-04 10:42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真正的遗传物质 人类对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,在研究细胞质、细胞核之后,又开始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,从而进入分子生物学,它要对生物细胞的分子

真正的遗传物质

人类对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,在研究细胞质、细胞核之后,又开始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,从而进入分子生物学,它要对生物细胞的分子结构进行探索,从而来破解基因之谜。
20世纪以来,人们已经知道: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主要有两大类:一类是蛋白质,另一类是核酸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,常见的蛋白质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,不同的蛋白质区别就在于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的次序不同。核酸之所以叫它核酸,是因为它最先在细胞核里找到的。它的基本单位叫核苷酸。核酸在细胞里的含量很少,一个鸡蛋里的核酸只占鸡蛋重的20万亿分之一,也就是说,20万亿个鸡蛋所含的核酸的总量,不过等于一个鸡蛋的重量。
其实,早在摩尔根之前就有人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,不过当时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。1869年,瑞典科学家米歇尔发现,细胞核主要由含磷物质构成。20年后,人们发现这种物质是强酸,便称为核酸。后来,德国人科赛尔将核酸水解,又发现它含有3种成分:核糖、磷酸和有机碱,而有机碱又含有4种成分:胸腺嘧啶(T)、胞嘧啶(C)、腺嘌呤(A)、鸟嘌呤(G),这样,人们对细胞核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
科赛尔的学生美国化学家莱文,又发现了一个事实:核酸里的糖比普通糖少一个碳原子,就叫它核糖;他又发现有些核糖少一个氧原子,就命名为脱氧核糖。由于核酸所含的糖不同,又分做核糖核酸(RNA)和脱氧核糖核酸(DNA)。在1932年春天召开的国际光疗会议上,作为物理学家的玻尔不怕别人说他班门弄斧,竟在各国医学家、生物学家面前作了一个《光与生命》的演讲。在演讲中,他没有就生物论生物,而是从量子力学出发,大谈物理与生物的互补原理,使在场的许多专家听得茅塞顿开。在听众当中,有一位年仅26岁的原子物理学家,他叫德尔布吕克。德尔布吕克听完玻尔的演讲后,觉得生物学与物理学相比,生物学的微观世界还远没有被人涉足,而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原理却正可以用于这门新学科,生理现象所以比物理现象复杂,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生命的体现,而生命之谜正在遗传,这是一个诱人的题目。于是,德尔布吕克暗下决心,改弦更张,由研究物理学转入研究生物学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,欧洲科学家纷纷到美国避难,德尔布吕克也来到美国,在加利福尼亚的摩尔根研究基地工作。这时,他看到实验室里使用一种“噬菌体”作为细菌和病毒研究的材料。这噬菌体是一种病毒,与其他生物的细胞染色体的基因有一样的物理、化学属性,但它的结构简单得出奇:它有一个六角形的头,头部中心含有DNA,头部后面拖着一条尾巴,尾巴稍上又有六根尾丝。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,先用六根尾丝牢牢地粘附在细菌壁上,这时,它的尾部放出一种酶,把细菌的细胞壁溶解开一个洞,然后就可钻入。而且,它繁殖得很快,侵入大肠杆菌内后,只要20分钟就可繁殖数百个后代。这是一种细菌的“寄生虫”,也能将其多种多样的性状传递给后代。
德尔布吕克见到这种东西不禁心中一喜,选择最简单而又典型的对象来研究,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办法。所以,他决定以这个噬菌体作为研究基因的突破口。
噬菌体头部含有 DNA,其他部分都是蛋白质,现在的问题是要区分它进入大肠杆菌后,是靠哪一部分遗传、繁殖的。研究原子物理出身的德尔布吕克这回又表现出了他的优势,他采取了物理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。
原来,DNA中只存在磷,不存在硫,而蛋白质中大多是硫,只有极少的磷。于是,他和生物学家赫尔希等人设计了一个极其巧妙的试验:他们用放射性磷-32和放射性硫-35来分别给DNA和蛋白质作了记号,然后,用作了记号的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。这一招儿果然很灵,他们发现,当噬菌体侵入细菌内部时,是将身体外壳留在细胞壁外,而将DNA渗入细胞内,这通过记录到的磷-32和硫-35就可以分得一清二楚。
确实是只有 DNA进入了大肠杆菌内,但是,20分钟后生成的噬菌体仍和原来一模一样,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证明只有DNA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,执行遗传任务的并不是蛋白质,德尔布吕克因为这项发现而获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,被人称为“分子生物学之父”。
DNA就是遗传物质,那么,它的结构怎么样?它是怎样实现遗传的呢?

和谐的双螺旋结构

这个时期,世界上研究DNA结构的科学家一共有3组:第一支人马是伦敦大学的威尔金斯所领导的小组,他们用物理办法,即用X射线作工具进行研究。他们认为:DNA是生物高分子,普通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到它的结构,而X射线波长很短,穿过DNA分子时,射线打在分子的不同位置,造成在一些方向上加强,在另一些方向上减弱,这种现象叫做衍射。分析这种衍射图样,就可以确定原子间的距离和排列,这样,就可以弄清它的分子结构。威尔金斯就用这种办法拍到了一张DNA晶体结构的照片,但并不是十分清楚,上面显现的是一片云状的圈圈点点。他不敢妄下结论,只猜想DNA的结构大概是螺旋形的。
第二支人马是美国的结构化学权威波林所领导的小组,也是采用 X射线作为研究工具。1951年夏天,波林用X射线探测蛋白质的结构,顺利地得出阿尔法螺旋模型,离探明DNA的结构只有一步之遥了。
第三支人马就是半路出家的沃森和克里克。
论实验条件,威尔金斯的实验室最好;论知识功底,波林最雄厚。但是,要论年龄,却是沃森和克里克最年轻,因而,他们的思想也最少保守。
沃森和克里克初出茅庐,日夜苦干,决心摸清DNA结构,首先夺魁。
1951年 5月,沃森在一个科学会议上遇见了威尔金斯,威尔金斯身边正带着几张DNA的X光衍射照片。沃森不耻下问,立即向威尔金斯虚心求教,并开口索要DNA的X光衍射照片。威尔金斯也不保守,不仅满口答应,还诚恳地向这位年轻人谈了自己的猜想。沃森惊喜异常,深受感动。
沃森回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后,立即把收获告知了克里克,并同克里克一起进行研究。他们对不太清楚的照片进行分析,认为DNA的结构肯定是螺旋形的。
沃森拿起一个放大镜,又仔细地扫视着图面,突然,他把目光停在一个十字状的地方,对克里克说道:“这地方有个交叉,我看这种螺旋很可能是双层的,就像一个扶梯,旋转而上,两边各有一个扶手。”
克里克也感到很兴奋,他说:“很有可能。威尔金斯小组的弗兰克林也认为它是双链同轴排列,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就只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了。在这个双螺旋体里,到底T、C、A、G这4种物质怎样组合排列的,弄清这个也就弄清了DNA的模型。”
“看来,我们现在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制出一个 DNA模型,有了这个模型才能说清遗传机理。”
他们找来金属绞合线,又参考了弗兰克林测得的一些数据,在实验室的车间里开始制作模型。他们反反复复,做成一个又拆掉,拆了一个又重作,但是,连续十几个月,他们无论怎样摆弄,总是找不到一个理想的模型。一天,他们正在实验室里累得满头大汗,寻找着理想的模型,突然,他们的助手推门进来,紧张地对他们说:
“有最新消息了!”
“什么新消息?”
“波林已经宣布,他完成了DNA模型,是三股螺旋!”
这个消息非同小可,就是说在这场研究DNA结构的竞赛中,对手已经超过了他们,冲到了终点,夺取了桂冠。刚才还是一种迷惘的烦恼,现在更是一种失败的沮丧。克里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,顺手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木棒、线头推到一边,沃森也痴呆呆地站在那里,半天才自言自语道:
“三螺旋,这不大可能吧?”
事实上,他们的确是虚惊了一场,其他实验室随后的试验都表明,波林的三螺旋的模型并不能解释DNA的结构。沃森和克里克经过这场虚惊之后,对他们自己的思路更加坚信,加紧了模型制作工作。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车间也为他们帮了大忙。
1953年元旦刚过,沃森和克里克就制出了一个新模型:在两股糖与磷酸的螺旋链之间,夹着一一相同的碱基,A基与A基相对,T基与T基相对。这种模型倒是与已知的资料情况相符,但是,构型却有点别扭,因为碱基分子大小不同,使两条外骨架发生了扭曲,看上去令人不舒服。
沃森坐在桌旁,对着这个奇怪的模型陷入了沉思,他认为这样别扭的结构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。因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都常常以一种美的、合理的结构存在,他想神秘的DNA也应该具有一种和谐的、美的结构,而绝不应该这样歪歪扭扭。
沃森这样想了一会儿,便把碱基拆了下来。重新换了个位置,大小搭配,让 A基和 T基配对,G基和C基配对,这样一来,面前的模型宛如一条凌空翻舞的彩绸,那样舒展自如,而且又符合前不久关于DNA结构的另一项发现:A、T两基的数目与G、C两基的数目都正好相等。
DNA结构之谜从此解开了!
沃森和克里克又惊又喜,顾不得疲劳,立即动手撰写论文。写完论文后,他们又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。信中说:
“这确是个奇特的模型,不过,既然 DNA是个不寻常的物质,我们也就敢作不寻常之想了。”
1953年 4月,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在英国的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,虽然他们的论文只不过是千把来字,但是它却可以与达尔文的《物种起源》相比美,它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。
在研究DNA结构的3支力量中,沃森和克里克资历最浅,却首先夺魁,正是得力于他们敢于大胆想象,不循常规。为此,他们同威尔金斯一同获得了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。
曾经一度领先的波林最终没能取胜。当他看到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成果后,十分后悔他自己的疏忽,直到1974年,他还遗憾地说:
“我深知核酸内含有嘌呤和嘧啶,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给它们配对呢?我总在探讨三螺旋,就是没有去试一下双螺旋。哎!那些极简单的概念,有时竟是这样难以捉摸。”
按照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,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的呢?在这条双螺旋中,两股糖和磷酸组成梯子的两侧A-T、C-G连成梯子的横杠,在一个人体细胞中,DNA梯子全长约有 1米,所包含的横杠不下60亿条之多,一个人的基因,它可能是梯子的一段,约有2000条横杠。当细胞繁殖的时候,这条双螺旋就从中间分开,犹如链一样从中间分成两半儿,这时,每一个碱基对都拆开了,但是,这剩下的一半儿在浮游细胞核内的分子中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伴侣,A又与新的T结合,G又与新的C结合,这样,就形成两个与原来的DNA一模一样的复制品,这就是生命的遗传,如果DNA在复制过程中出一点儿意外,就会造成物种的突变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